播放记录

对话谭卓、关佳彦、何见平:聊聊电影和当代艺术

时间:2024-08-07 12:07:00阅读:52319
北京国际电影节联合演员、艺术家谭卓共同创立艺术创新单元(new Movement),作为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重要亮点单元,艺术创新单元的设立及活动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、北京国际电影节及组委会等的全力支持。艺
对话谭卓、关佳彦、何见平:聊聊电影和当代艺术

对话谭卓、关佳彦、何见平:聊聊电影和当代艺术

1/39

北京国际电影节联合演员、艺术家谭卓共同创立艺术创新单元(new Movement),作为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重要亮点单元,艺术创新单元的设立及活动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、北京国际电影节及组委会等的全力支持。

艺术创新单元以独特的视角,构筑并展示一系列艺术作品,实现电影与当代艺术的互鉴,用艺术创新的理念与国际艺术界进行交流。同时其公益性部分旨在通过守正创新的作品,畅想时代活跃文化,启发人们对社会生活与自身定位的积极思考。

艺术创新单元(new Movement)

创新是北京国际电影节在各个活动板块始终强调的主线路,艺术事业在时间的流动中,以自我敞开的形式拥抱新命题,亦从其中挖掘以“新”为引力的内容与结构。艺术创新单元通过不同的艺术思维与表达实践,号召新颖独特的艺术作品,经由时间的更迭与变迁,试图在创新为核心的基石之上,展开一系列的探讨与交流。

“2023年芭莎艺术与设计大赏”将“年度绿星设计大奖·文化与艺术创新项目”授予北京国际电影节·艺术创新单元,这个2023年度极具代表性的文化与艺术创新项目由谭卓、何见平、关佳彦等主创,我们邀请他们一起聊了聊关于艺术与创新的话题。

活动幕后图

演员谭卓

2023年4月,演员谭卓受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邀约,担任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艺术创新推广大使、艺术创新单元发起人。

演员与艺术家虽然是两重身份,但对于谭卓来说,二者都是透过作品去呈现自我表达与思考方式的。它们以不同的形式,作用于谭卓的表演事业和艺术创新工作中,相互串联起谭卓作为演员与艺术家的身份,将她理性与感性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,一并释放出来。

艺术创新单元(new Movement)

这并非谭卓第一次接触艺术领域。她作为艺术家首次走入大众视野是在2020年,她的首个公开展出艺术装置《无限的可Baguette》亮相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;2021年,她的空间影像装置《下午茶》在上海油罐艺术中心及上海展览中心展出;去年她的全新装置作品《启示录》受邀在北京双年展展出……

谭卓,《无限可能的baguette》

上:谭卓,《启示录》

下:谭卓,《下午茶》

但在观众心里,比起“艺术家谭卓”,大家似乎更熟悉她的演员身份。

2009年,谭卓通过出演娄烨导演的电影《春风沉醉的夜晚》正式进入演艺圈,她先后塑造过《我不是药神》里的刘思慧、《延禧攻略》里的贵妃高宁馨、《误杀》里李维杰的妻子阿玉等各类人物角色。因此当谭卓以一个艺术家的身份出现在大众面前时,“跨界”这个词便落在了她身上。

但在谭卓看来,对艺术的渴望与热爱并不是一时兴起,就像她在电影里面饰演的不同角色一样,无论是影像创作,还是艺术家,都应该用多维的视角去看待世界。演员在塑造不同角色时,也是一种创作。长期的表演生涯,为谭卓积累了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,她说在投身艺术事业中时,她将在演艺事业习得的专注、高效融于其中,也将自己的表达与内心的感悟通过艺术作品呈现出来。

艺术创新单元(new Movement)

对艺术的启蒙始于谭卓的童年时期,直到进入演艺圈之后,她才真正把对艺术的热爱付诸实践中去。谭卓向我们提到,她认为艺术是滋养她生命的存在,谈不上身份切换,她享受两重身份流通在她的身体里,相互反哺的感觉。

艺术创新单元的英文名是newMovement,新的能量和新的性情时刻感染着谭卓,她说,新的事情虽然不容易,但如果因为难就迈不开脚步,也看不到诸多的可能性。在new开头的字母的设定上,特意采用了小写,意味着新开始是成长期,也提醒团队要时刻怀揣谦卑的心。

因此设计师、策展人何见平在设计艺术创新单元的LOGO时,将WM设计为上下相交的两个斜叉,寓意像依靠又要主动挣脱的力量感。用这样方式凸显新,是团队的共识。

设计师关佳彦

创新单元第一个板块为大师影像艺术展,谭卓邀请KiKi建筑设计事务所关佳彦负责展览空间设计。

关佳彦,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,硕士毕业于芝浦工业大学,担任日本东京东洋大学讲师,作为电影创新单元的主发起人之一,他全程参与了首个单元影像展的空间设计工作。

关佳彦说,无论是完成一个艺术空间的搭建,还是作为单纯的空间设计,他都愿意从一开始的时候就参与其中。“我需要了解到底要做什么,能为观众带来什么东西、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,如果从这个部分开始去想,这才是我理解的设计创新。”关佳彦认为创新对于设计来讲是很重要的一部分,他在日本读书期间,教授会在每位同学做题目设计之前,提前定好一个场地。提供的信息除了面积之外都是空白的,至于要将这个场地设计成什么样子、用来做什么等等问题,都是学生需要自己独立思考后给出答案的,直至设计出来一个完整的空间为止。教授评判学生的设计作品,也会按照作品前期的思考深度和创新度作为依据。

幻想的诗学

读书时期养成的设计模式,一直伴随着关佳彦。让他从很早时候便开始思考一个空间与周边环境、社会背景以及人文关怀之间的关系,所以在他每一次设计工作开始之前,思考与想象是第一部分。“通过自我的思考和探索,顺推出我要设计的产品。这是创新的开始。”

幻想的诗学

基于这样的设计步骤,关佳彦也留意到传统的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,很多时候设计师根据客户给出的空间需求完成设计,但在这个过程里很容易弄丢自我发挥的机会,在他看来,如果缺少了思考的部分,设计会变成一个机械化的内容。直到现在,关佳彦还是更习惯用手稿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。他说,真正的创新是要把空间当成一件完整的事情去做,因此会在这个过程里讲究先后的顺序,比如第一步是前期的思考,有了创新的想法,才能够顺着思路整理出设计的内容。

艺术创新单元(new Movement)

设计师、策展人何见平

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幻想的诗学,谭卓邀请了六位朋友做这场展览的推荐官,她希望尝试建立人与艺术之间的关联,去寻找内在和外在的秩序。在这期间,她找到了设计师、策展人何见平为展览推荐官做海报设计。何见平以“相遇”为设计思路,传递了艺术创新单元想要呈现给观众的情感联结。

幻想的诗学 海报

他说,艺术的通感特征需要情感上的化学反应,比如两个人经历了各自漫长的孤独徒步后在山顶相遇,即使躯体疲惫,但因为情感上的热度,会让这份相遇变得与众不同,继而挥手道别后,在这一场短暂的相遇过程里,才能窥见天意、巧合、浪漫等多种丰富的情感色彩。

在他的海报设计里,观众看到了每位推荐官的形象以多面向叠影、交叉呈现,他说这一切表明,相遇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,艺术家最终还是走入自我意识主导的无人之境。于是在设计这组海报时,何见平围绕不同专业领域的推荐官,展开了视觉上相遇的设计,他通过将图像进行尺寸和Pixel数据的统一处理,将清晰度设为等值。在人物与人物图像“相遇”的过程中,随机形成画面。最终呈现的效果,观众可以从中发现,每个人物的面是多维立体不重复的,这也将电影与艺术跨界创新的概念包含其中,每位艺术家、电影从业者、不同的推荐官,在设计的呈现下,有交织有叠合,何见平认为,每个专业都自带气质,核心在于大家愿意承认跨越专业的相遇带来的情感流通与新的启示。

推荐官海报-谭卓

推荐官海报-肖央

推荐官海报-王昱珩

推荐官海报-仁科

推荐官海报-刘雨昕

推荐官海报-黄渤

推荐官海报-胡歌

在大师影像展《幻想的诗学》里,何见平说,视觉与艺术本质是相通的,艺术是促成两者产生关联的最大契机。艺术家们把自己对世界的认知、想象带入影像作品里,在何见平看来,这是一种创新。

她以精湛的演技和独特的艺术创作,有力证明了其在两个领域皆具卓越才华。她对当代社会和个体命题的独特见解,为观众带来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艺术作品。作为北京国际电影节艺术创新单元的创办人,她也将电影专业的深度与艺术的广度用新的视角积极拓展。

BADA = BAZAAR ART & DESIGN AWARDS

谭 = 谭卓

本次芭莎艺术设计大赏的主题为超感设计,你对超感这个词有什么样的理解呢?

我觉得我们北影节的艺术创新单元,这次在设计领域获得奖项,就是一种超感。它既是一种超越我们原有的想象边界,同时从呈现的内容上,又能够带来很多新意。

谭卓,《无限可能的baguette》

表演和艺术创作对于你来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?

我在艺术作品的创作中,也融入了我作为演员的个体经验。这是我站在个人化的角度,我自己生命经验的总结。表演和艺术对我来说,都是表达自我的角色,不论是透过我自己的作品还是我个人演绎的作品或者我的艺术作品,都是在探索自我的边界,同时也是作品与观众之间形成的沟通。

艺术对于你来说是生活的必需品吗?

它们都不是生活的必需品,生活的必需品是空气、水、食物。艺术是生活以外的,如果从刚才讲的角度去看,它们既是奢侈品,可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它们又是必需品。

你觉得艺术对于你的生活来说,它是什么?

它是滋养我生命的东西。

谭卓,《无限可能的baguette》

你是一个会提前做计划的人,还是走一步看一步?对之后的艺术创作,你有什么想法吗?

我是比较随性的人,需要看灵感。

你的灵感从哪里来呢?

不一定,它可能随时就来,但是关于灵感的思考其实一直都伴随在我周围。我并不会刻意去寻找灵感,而是主动思考,这样才会在有些事情发生的时候,和自己产生关联、有所启发或者打开一个触动我的开关。

在你的生活当中,美好生活这个词会产生怎样的画面?你的幸福感会从艺术上获取吗?

对我而言,所有我身边的人都获得了幸福感,我认为这就是美好生活。幸福感不只在艺术领域获取,就像刚才我提到的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多重的社会角色,当你处在这样一个位置的时候,并不是单一的幸福感能够满足你,幸福和人的角色相近,它是多样的。当然也会因为生活的压力,会让大家更为容易感知到幸福。

KiKi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,作品涉及建筑、艺术、文化公益等领域。屡获国际荣誉,如JCD日本空间设计奖、iF设计奖等。

BADA = BAZAAR ART & DESIGN AWARDS

关 = 关佳彦

【幻想的诗学】影像艺术展览空间设计创作过程是怎样的?

首先这个展览也是电影节的一部分,用艺术的方式为电影节做一个展览的表达。谭卓作为电影创新单元的创办人,她希望号召一批影视艺术家,来一起完成这样一个艺术展览空间。所以这个展览我们招了12个艺术大师的影视作品,并且将这12部影视作品以展览的形式对外呈现。影视作品需要搭建,因为我们要保证每部作品之间不会出现声音或光线的干扰。基于这样的背景,我想象观众来到这里走入搭建的空间里看完作品,出来后再进入另外一个空间,这是一个必然存在的行为动作(空间依次看过去,就会有时间的概念)。所以我抓住了时间的轴线,将它作为设计的重点,观众必须要走到外面看完一个作品后,再走入另外一个作品。

一般的展览,观众的注意力是艺术品到艺术品,但是没有中间的体验,我特意把体验的部分做了一个聚焦,在设计过程中强调空间和观众的关系对话。所以12部作品的动线过程,我设计了一个桥的高度,整个场地是长方形的结构,观众从一边走到另一边后,再折返回来又回去,最终再走出来,在这条动线中会看到各个艺术家的作品,但是观众返回时看不到任何作品,只能看到一个桥。其中这个桥要走到底的时候,我们会进到一个屋内,看到一部名叫《长城》的作品,这个作品可以看两次,观众会从不同角度体验不同的状态。因此时间概念的诞生,其实是从不同角度、时间观来体验作品,当看完作品站在作品搭建外的部分,可以把整个空间当成这个空间的装置作品来体验,实际上有两次享受艺术的机会。

在创作作品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?

时间上非常赶,搭建15天设计不到一个月。除此之外,影响作品邀请到的不同艺术家,他们对空间的需求、搭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,所以我们的图纸会不断在调整、变化,因为调整一个盒子的大小,周边的间距、尺寸也需要一并修改,所以在这一部分会比较难一些。

在你看来设计创新跟艺术创新有没有关联?

我对创新的理解是它真正想要做什么、它启发的目的是什么。只是这种思考后的结果最终用艺术或设计去表达,用不同角度来看创新这件事的时候,设计会存在一些和AI结合的创新,但对我来说这不是一件重要的事,归根结底我还是会去看最终的出发点是什么。

你似乎更倾向于触觉感受来做设计,而不是凭借电脑技术,为什么?

电脑对我来说是一个道具,我也需要它,比如做模型、效果图,包括为客户解释空间是什么样子的时候,我都需要用到电脑。但我在设计的时候还是相信感觉,屏幕对我来说是有距离的,它需要我想好再去画,我设计有时会用手稿、有时会写很多词,最终在设计的时候会想怎样将它们关联起来,所以在梳理信息的过程中,我画出来或者写出来的内容都是不一定的,电脑对我来说好像不够自由,因为我的内容是不固定的。

艺术创新单元需要独特的视角来呈现艺术作品,在你的作品中,“谦逊的房子”“荒野中的房子”,你为它们取了很多有趣好玩的名字,你认为这也是一种独特视角吗?

我在设计之前会和甲方聊他们的需求,我会留意他们说出来的一些词语,慢慢关注他们的习惯或者镶嵌在他们性格里面,没有被明显提出来的部分,我很喜欢抓住这些点,然后把这些细微的部分当作一个空间化语言化的表达方式。

荒野中的房子

在你的创作当中,你会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获取灵感?

对我来说散步和旅行很重要,我很喜欢观察思考,而这两种生活方式很大程度能够为我的创作带来灵感。

我在设计的时候希望能够抓住一个差异点,这样才能让观众对这一部分有所停留和注意。我在日常的时候也会按照这样的思路去散步,很放松地走一走,看到有意思的地方会停下来感受一下,如果不出门的话,是没有办法发现那些有趣的事情的。所以灵感都是来自生活的日常,我希望不断保持这样的状态,主动去发现、去观察。

何见平,设计师、策展人、写作者和出版人。出生于浙江,现居柏林。柏林艺术大学硕士、博士。柏林自由大学博士。hesign主理人。AGI会员。曾出版《想入非非》《中国海报史》《设计之外》等著作。

BADA = BAZAAR ART & DESIGN AWARDS

何 = 何见平

在你看来,坚持创新是设计师最重要的条件吗?

表面上看起来,设计师通过自己的个性和对专业的认知,形成某种风格,是一种专业的睿智。这样就会对每个设计项目的品质和速度都有一个保障。从客户那边来看,也许正是这种所谓“风格”吸引了他们判断设计师的重要性。这是一种互惠双赢的专业目标吗?我自己曾经也在这种取向中停留过。但我从造型艺术中观察,无论毕加索还是里希特,他们在专业领域中的奋斗和挣扎,都是为了从一种自己创造的个人风格中进行蜕变,进入一个自己未知而更为深邃的领域,尽管人摆脱自己的束缚才是最难的,他们一生都在努力创造新的自己。这从另一面提醒我,是否要将自己熟悉的表现方法和所谓的风格抛弃,进入时刻创新的领域呢?当然平面设计不完全是造型艺术,平面设计更需要突破自我风格的笼罩,因为这个自我风格的核心化是不客观的存在。因为我们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客户,我们需要不断有认知增加才行。面对不同的专业、不同的课题、不同的客户,我们设计师坚持一种自己明晰的设计风格是不够的,也是不科学的。

“Design is thinking made visual.”——Saul Bass

这句话,烙印在我心头,令我回到坚持创新的路上。

你认为艺术的创新,是一种综合性的力量吗?它具体呈现在哪些方面呢?

无论艺术的创新,还是设计的创新,都是艺术家、设计师自我认知在增加后的一种自我的意识。前提是在自我原来的认知基础上,有一种增加。这种认知的增加,总是通过阅读、创作、观察、思考、讨论等学习的方法来获得。它是综合性的,甚至可以说是非专业性的,可能比专业性的认知更重要。艺术家、设计师为什么要创新呢?可能是通过自己认知的增加,而被探索自己艺术能力中未知领域的神秘所吸引。

我给你念一段文字:

“我生活中充满了疑问,都得我自己去找寻解答。我要知道的太多,所知道的又太少,有时便有点发愁。就为的是白日里太野,各处去看,各处去听,还各处去嗅闻,死蛇的气味,腐草的气味,屠户身上的气味,烧碗处土窑被雨淋以后放出的气味,要我说来虽当时无法用言语去形容,要我辨别却十分容易。蝙蝠的声音,一只黄牛当屠户把刀插进它喉中时叹息的声音,藏在田塍土穴中大黄喉蛇的鸣声,黑暗中鱼在水面拨剌的微声,全因到耳边时分量不同,我也记得那么清清楚楚。”

这是能让人反复阅读、反复朗诵的文字。人是复杂的,他的追求是更新式的,又是痛苦和疲惫的。创新就是人不断蜕变的过程。

《幻想的诗学》展览,带给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?

今天的电影中依存了很多不成文的模式,这些模式的存在,造成了电影图形传播和当代平面设计的分离。比如电影海报,往往是按角色大小形成头像比例大小的蒙太奇组合图形,然后在角上用书法写一个墨汁飞扬的电影名称。这种模式贯穿在多个电影、电视剧形象中。我对谭卓主导的“电影节艺术单元”报了极大的好奇,视觉艺术是相通的,而艺术则是相通的最大可能性。我将这种将电影和艺术相结合的展示尝试,视为创新。

去年你出版了《设计之外》一书,提及最多的是个人的情绪情感,你认为这是你在设计中也执意追求的部分吗?

只有人的情感才是学科进步的催化剂,哪怕最冷静的设计历史书写。没有个人的情感助力,文字就像失去润滑剂的齿轮,伴随刺耳的杂音,变得难以被阅读和接纳。一个容易被感动的人,才具备了书写的可阅读性。设计和文字一样,必须温暖。如果失去了被感动的可能性,文字变冷,难以卒读,设计就无法传承善意。

何见平,《设计之外》

设计与艺术之间,它们最大的区别是什么?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,带给你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?

艺术在创作中是艺术家私人的见解,它没有任何束缚和对象。它承载了艺术家个人的信息,但在被关注时,这些艺术家的个人信息变得不再重要,欣赏者各自不同的视觉接纳和心理反应成为新的信息,这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。艺术家创造的东西成为欣赏者自己的情绪。而设计是有课题明确的内容限制的,它需要预设接收者对图形和文字信息的心理反应。设计有着先入为主的接受者心理了解。这种预设,限制着图形的创造,或者文字的内容结构。在德文中,设计这个词叫“Gestaltung”,这个词也同样是心理学的一个名词。

一直以来,电影艺术与创新并不趋从于一个独立的单元,但二者之间相互关照,为观众勾勒描摹出一幅具有生态流动性的场景。电影艺术表达、记录了一个阶段性的时间产物,电影艺术没有标注明确的流经之地,但与传承和创新休戚与共。当艺术家、策展人、设计师们,从不同的维度与视角出发,洞见某一处【新】的土壤,将其塑造、揉捏成一个全新的角色,并为其注入来自不同场域、不同声音、不同风格的内容时,创新实际上已经在他们各自的世界里完成了。创新与艺术之间,是纵横交错的通道,只不过它们需要时间去开启。

图片由谭卓、关佳彦、何见平提供

相关资讯

评论

  • 评论加载中...

首页

电视剧

返回顶部

电影

会员中心